一、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
1、电影市场全面回暖,票房不断冲高据
国家电影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2023上半年国内电影总票房为 262.71亿元,同比增长 52.91%,已恢复至2019年的 84.29%;观影总人次为6.04亿,同比增长51.76%,恢复至2019年的74.85%;其中国产影片票房为199.44亿元,国产影片份额为75.92%。据猫眼专业版统计,2023年春节档期总票房达67.65亿元,超越2022年春节档成为中国影史春节档总票房第二名。比如6月现象级影片《消失的她》再次引爆市场,端午档电影票房达到9.11亿元,较 2019 年同期上升15.90%,位居历史第二。都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正在全面回暖并不断冲高。
2、全国影院建设暂未恢复,影院新建数量持续放缓
上半年在映影院12157家,为近5年同期首次负增长。影院新建上,共394家,同比下降5.3%,不过4-6月影院新建数量明显回暖。
总的来说,2023 年上半年在映银幕数74673块,与去年同期持平。放映场次6267.6万次,同比增长 21.69%,已经恢复常态化放映;观影人次6.04亿,同比增长51.76%,实现近5年首次同比增长。
二、业务情况
公司现已成为行业知名的全产业链布局的电影集团公司,主营业务为电影业务、电影院业务、剧集业务及其他业务。
电影业务包括电影的投资业务和发行业务,电影院业务则包括院线业务和影院业务;其财务数据如下:
单位:亿元
2023上半年 | 2022上半年 | 同比增减 | |
营业收入 | 8.50 | 14.73 | -42.31% |
营业成本 | 7.32 | 6.82 | 7.28% |
销售费用 | 2.5 | 2.97 | -27.70% |
管理费用 | 1.12 | 1.06 | 5.68% |
财务费用 | 1.58 | 1.38 | 14.49% |
三、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
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.50亿元,同比下滑42.31%。业绩下滑的原因,主要是投资影片与去年相比,量级不同。
2023上半年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营收及服务占比(亿元)
总体经营情况如下:
1、电影业务
公司电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.13亿元,同比下滑76.48%。上映影片共4部,其中主投主控影片为2部:《无名》和《别叫我“赌神”》;参投影片为2部:《风再起时》和《长空之王》。以上4部影片共计实现票房18.66亿元,占2023年上半年国产影片总票房的9.36%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量级不及去年的《长津湖之水门桥》,造成影片票房收入减少。
2、电影院业务
电影院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6.00亿元,同比增长74.64%。截至2023 年6月30日,院线旗下已加盟122家影院,包含96家公司旗下影院及26家外部加盟影院,同比净增加9家,博纳院线票房收入在全国院线中排名第12,同比上升3名,市场份额占比为2.34%,票房同比增长92.45%,在排名前15名的院线中增幅排名第1。
总的来说,公司共拥有自有影城102家,银幕总数850块,其中30块 IMAX幕,16块BONA ONE幕,3块 CINITY 幕, 24块中国巨幕, 13个 SCREENX厅。影院已覆盖了北、上、广、深等一线城市,以及四川、湖南、湖北、山东、江苏等主要票仓省份。
3、剧集业务
重磅剧集《上甘岭》的拍摄已经杀青,正在积极进行后期制作中。该剧致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70 周年,全景式地再现了上甘岭战役,预计将于年度内播出。
四、延续新主流电影创作成果
由《决胜时刻》、《中国机长》和《烈火英雄》组成的“中国骄傲三部曲”系列,以及由《中国医生》、“长津湖”系列和《无名》组成的“中国胜利三部曲”系列。其中“中国胜利三部曲”系列中的《长津湖》凭借过硬的制作质量及出色口碑,勇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,三个系列电影实现了总票房超过 225.65 亿元的成绩。
五、多类型影片商业性和艺术性并重
累计出品影片超过250部,累计总票房超过600亿元,公司出品发行的影片在中国影史票房榜前十五名中占有三席,其中:《长津湖》为中国影史票房冠军,《十月围城》、《龙门飞甲》、《桃姐》等影片在中外各大电影节斩获多个奖项,获奖数量在民营电影公司中位居前列。
数据源自:贝哲斯根据公开资料整理
联系方式:info@globalmarketmonitor.com/181-6370-6525。
企业微信
181-6370-6525